news
“總分260,沒進復試線。刷了3小時朋友圈,看別人曬成績、曬旅行計劃、曬offer,我躲在被子里哭到天亮。”
——這是林同學查分后的微博置頂。但,48小時后,她更新了一條動態:“原來Plan B也可以這么酷。”
考研出分后的24小時,社交媒體上的情緒像過山車:有人狂喜,有人崩潰,更多人陷入“接下來怎么辦”的迷茫。
?但你可能不知道:?
? ?2-3月是全球碩士申請最后的“黃金急救期”?
? ?沒有語言成績也能上車(比如英國、澳洲)?
? ?某些專業的申請截止日甚至比國內調劑還晚
【?成績不理想≠人生失敗,另一種選擇同樣通往星辰大海】??
?“考研失利并不代表你不是失敗者,只是被單一賽道的規則暫時絆倒”?
國內考研像千軍萬馬走鋼絲,而留學申請是帶著地圖闖森林——有人靠科研論文開路,有人用實習經驗披荊斬棘,甚至你備考時練就的“時間管理能力”,都能成為文書里的加分項。
???? 材料變廢為寶:?
· ?考研準考證?→ 學術潛力的時間線證明
· ?復試準備的思維導圖?→ 個人陳述中的研究方向框架
· ?導師郵件溝通記錄?→ 推薦信素材庫
??? 國家選擇策略:?
?類型? | ?推薦地區? | ?關鍵優勢? |
?急性子選手? | 英國、澳洲 | 無雅思可申,4—6周出offer |
?預算控? | 馬來西亞、歐洲 | 年花費8-15萬,部分免學費 |
?名校情結黨? | 香港、新加坡 | QS前100院校密集,回國認可度高 |
?Q:考研和留學同時準備可能嗎??
“我去年2月25日查到分數,3月2日簽了留學機構,4月拿到悉尼大學Conditional Offer,5月考出雅思,現在正在寫期末論文。秘訣?把考研的執行力平移過來。”——Leo(悉尼大學Data Science碩士)
?Q:雙非背景會被卡學歷嗎??
“雙非均分86,國內考研失敗。火速找中介制定留學計劃,拿下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傳媒學offer。關鍵是把考研時讀的專著寫成Research Proposal。”——小雨(UvA在讀)
2025年2月25日,可能成為你簡歷上這樣的存在:
?“2025.2-2025.8 完成海外院校申碩規劃、語言備考及申請,獲3所QS前100院校錄取”
是不是很酷?
我們祝每一位認真努力的學子都有美好的未來!
附2025考研國家線
PREV:無
領拓國際教育集團 版權所有 湘ICP備1400138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