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19日發表其任內首份施政報告,香港各界人士認為,該報告清晰突顯新時代的香港定位和角色,充分反映了香港市民所盼,充分適應了下一階段香港的發展需求。
10月19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了新一屆特區政府的首份施政報告,公布多項“搶人才”措施,包括優化現有多項輸入人才計劃,加強吸引力。李家超表示,過去兩年,香港本地勞動人口流失約14萬人。政府除積極培養和留住本地人才外,會更進取吸納外來人才。
1、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為期兩年
合資格人才包括過去一年年薪達港幣250萬元或以上的人士,以及畢業于全球百強大學并在過去五年內累積三年或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士。
此兩類人士可獲發為期兩年的通行證來港發展,不設人數限額。未符工作經驗要求但最近五年內畢業的百強大學畢業生亦可獲發通行證,每年上限10000人。計劃將于推出一年后檢討。
2、取消“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的年度配額
香港優才計劃直接取消了配額限制,為期兩年,同時優化審批程序,以吸引更多世界級優才來到香港。只要是符合香港需要的優秀人才,來多少香港要多少!
3、放寬“一般就業政策”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
如僱主引入人才的職位屬“人才清單”表列的13項本地人才短缺的專業,或招聘的職位年薪達港幣200萬元或以上,無須證明本地招聘困難,可直接提出申請。政府會盡快更新“人才清單”,以反映各專業的最新短缺情況,目標在明年第一季完成。
4、放寬“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
將逗留期限由一年延長至兩年,方便他們留港╱來港工作。另以試行形式擴展該安排至本港大學大灣區校園的畢業生,為期兩年,并于推出一年后檢討。
5、優化“科技人才入境計劃”
撤銷科技公司在計劃下輸入外來人才時必須增聘本地僱員的規定,以加快輸入人才的步伐;
6、延長工作簽證年期
在現有和新增的輸入人才計劃下的人才,到港獲聘后可獲發最長三年的工作簽證。
7、向合資格外來人才退還在港置業額外的印花稅
從10月19日開始,合資格外來人才如果在香港置業,可以在拿到香港永居之后申請退還已繳付的買家印花稅及新住宅印花稅,但他們仍須繳交按“第二標準稅率”計算的從價印花稅。
這將使其印花稅負擔與首次置業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看齊。有關安排適用于任何在2022年10月19日或以后簽署的“買賣協議”。
8、提升審批效率
今年內全面電子化簽證申請服務。
李家超表示:“我期望這份施政報告可以為公眾帶來信心,相信香港的未來充滿希望,本屆政府亦都會積極創造機遇,為香港注入源源不絕的動能,構建更和諧、穩定的香港。”
再加上「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八大中心定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推進為香港帶來更多發展新機遇,多政策支持與鞏固提升香港在國際金融、貿易、航運航空、創新科技、文化旅游等領域的地位。
現在正是申請香港優才的大好時機,香港現有人才引進計劃選擇眾多,覆蓋各類申請人群。基本上一人申請,配偶及子女便能一同獲批香港身份,享受子女教育、商業規劃、就業發展、稅務、醫療、簽證等多方面的便利
領拓國際教育集團 版權所有 湘ICP備14001388號-2